?
“事件暴露出整个招生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透明,公立大学面临转轨期的尴尬处境”。“不足为怪”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陈如平的**反应,“这对招生工作是件好事,如何使整个招生过程走向更加规范,从这点来说,北航事件意义十分重大”。
招生程序漏洞
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一位以国防定向生身份进入北航的学生。
“你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他说,“首先联系到了定向单位,然后父母托了一位‘能人’从省招办把档案提出来,同时搞定学校方面有关人员,这样就被录取了”。他对本次北航事件的看法是,对庞洪冰今年在广西的10万开价感到过分,而北航遭遇此事实属倒霉。“现在大家都把矛头指向了北航,但这是整个招生程序的问题,包括学生家长、广西考试院都拴在一根线上”。
北航校长李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事件中庞洪冰收取的55万元均来自国防定向生。而据陈如平介绍,这只是整个招生过程中的一个可被利用的漏洞,定向生本是国家为了照顾特种行业、特殊区域所采取的倾斜性政策,录取线可比投档线低20分,但实际上定向生指标成了不少企业和个人转买转卖的“商品”。
这次事件中的李姓考生是属于增招。由于今年北航在广西的提档线是758分,李姓考生只有752分并未达到,但后来北航决定在广西增招两名,她才有可能得到机会。据介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根据每年考生的报考情况,学校会在规定招生名额之外,有2%的机动指标进行补招,由校级领导联席会议决定,但这种决定, “现实中往往流于形式”。
还有一种情况更为严重,即“点招”,也叫“选择性计划”,上线人数没有达到学校要招的数量,可能出现生源不足,这时学校可以和地方招生办联系,让其推荐合格的考生,有时学校招生人员也参与其中,而这时学校通常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费用,根据各个学校的规定而数额不等,可能以赞助费、扩招费等名义出现。
陈如平介绍,比如,去年河南省在招生结束以后,出现了超过2万人没有被招上,只好组织补录。 “这2万多人里肯定存在点招并涉及收费,不过并不是每个考生都有点招的机会,因为点招意味着分数线可能降低30分”,陈如平表示。
按照目前的招生流程,招生部门根据各地录取分数在网上进行录取工作,避免了人为的一些操作,但在调档的时候按照超出招生计划的10%到20%的比例调档,因为可能会有品行、身体等与学校规定不符的考生存在,而学校也会根据**次录取的状况作出调整,从而在第二次录取的过程中出现以上几种可被利用的漏洞。
普遍现象背后
据一位地方招生办的领导介绍,现在的招生状况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程序都在向公开和符合人们需要的方向逐渐地转变,以前招生中的提档、录取、调整等全是地方招生办和高校招生人员手工操作,这几年实现了网上录取,可能被人为操作的机会已经大大减少。同时,“地方招生办的权力也已经大大削弱了,虽然在地方教育系统里还算肥差”。
与此同时,高校招生的自主性比以前有所发展了,而且近几年国家实行了扩招政策,这是这次北航事件的一个重要背景。
陈如平认为,北航事件中有三方面问题值得反思,整个招生过程缺乏监督,招生人员行为缺乏监督,存在明显的漏洞,在新闻监督和社会监督下才东窗事发;再者在教育审计方面,教育经费“体外循环”;第三是权责平衡的问题,“目前对于招生人员应该用法律加以约束和制裁,对相关领导应实行问责制”。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2624号